趙寧環(huán)
秦嶺南麓的山總是格外青翠,峽谷兩旁的山峰高聳入云,將天空擠成窄窄的一線,一條古稱子午道的盤旋山道像一條巨蟒,時隱時現(xiàn)地纏繞在秦嶺之上,這條川陜馬路,就是現(xiàn)在的西萬公路,也叫210國道,通行此路必經(jīng)山腳下的“關(guān)口”。
關(guān)口是寧陜縣的古稱,那時,入關(guān)口老街有扎子門一道,深褐色矮矮的土墻木樓,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山腳兩邊。一塊塊青石板鋪就的街道,窄窄的,彎彎的,像一條青色的綢帶,將家家戶戶串在一起。
鎮(zhèn)子里的人們臉上總帶著溫和的笑意,三三兩兩的老漢們坐在門墩或門石上,吸著金光發(fā)亮的水煙袋,說著閑話,好生安逸。真有幾分“悠悠白云間,處處清風綠。高天山中事,來者笑不知。”的感覺。
狹窄的街道上,晃動著身影和匆忙的腳步。老街邊的木板鋪面前,時常還能看到傳說中的“黃狗白面,黃金不換”的大黃狗,端坐在那里,它們對來往的陌生人并不吠叫,只是緊緊地卷著尾巴,豎著耳朵,蹲在那里用機敏的目光在來往的人群中搜尋著什么,用其端莊的形象顯示著忠誠守護者的身份。
長安河從鎮(zhèn)子中間穿過,河水清可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卵石上的青苔在水波中輕輕搖曳,岸邊的毛蠟、菖蒲、蘆葦隨風輕擺,沙沙作響。河水日夜不停流淌著,兒時依稀記得河邊還立著一架高大的水車,吱呀吱呀地轉(zhuǎn)著,帶動著磨坊的石碾,木槌在對窩里發(fā)出沉悶的捶打聲,老遠聽見就像是暮鼓一般。
清晨,炊煙和山霧纏在一起,很有幾份仙境。攀登關(guān)口的白云山,拾級而上,山徑蜿蜒,松針鋪就的地毯柔軟而芬芳,山風掠過耳際,抬頭望去,藍天如洗,白云悠悠,仿佛觸手可及。
山里的時光是慢的,日頭從東邊爬到西邊,要費好大的勁。云來了又走,雨下了又停,只有這山水靜靜地守著歲月,守著這方流光山色,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更顯得這方山谷的幽靜。
下山時,暮色漸起,竹林松濤在晚風中輕輕搖曳,遠處的山影漸漸模糊,山下水聲隱約可聞。暮色中的關(guān)口,像一幅褪了色的水墨畫,安靜祥和,仿佛時光在這里停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