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光明
——記石泉饒峰鎮(zhèn)光明村第一書記魏婷昱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兵)暮春時節(jié),走進石泉縣饒峰鎮(zhèn)光明村,青山綠水、藍天白云,一排排白墻紅頂、風格統(tǒng)一的農家樓房,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一片片牡丹花、白芨花相繼盛開,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賞。
當地干部群眾感慨地說:“這些變化,多虧省上給我們派來個第一書記,她把自己當村里人,把村里人當自家人,通過引入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等項目,與廣大村民一起干,給鄉(xiāng)親們的日子帶來新的色彩和希望!”
這個第一書記名叫魏婷昱,是省食藥監(jiān)局食品安全協(xié)調應急處處長。2017年7月,她主動報名并被組織上選派到光明村擔任第一書記。近一年來,她全身心投入,帶領全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成了鄉(xiāng)親們最貼心的人。
光明村264戶692人,貧困戶占比19%,村子不大,村情復雜,這幾年信訪不斷。魏婷昱到村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底子。經過深入走訪調查,魏婷昱找到了癥結:村班子缺乏民主作風,學習制度落實不好,黨員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關鍵還是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強。
“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作為第一書記,魏婷昱牢記職責。借助村“兩委”換屆的機會,她注重把返鄉(xiāng)大學生、鄉(xiāng)賢能人培養(yǎng)吸收到班子中來,著力加強村級班子隊伍建設。
“要是沒有魏書記的真誠和耐心,我可能就把村上的事撂下不管了!”原村支部書記王會升感動地說,“魏書記的那股干勁從內心打動感染了我,我將繼續(xù)支持搞好村上的發(fā)展。”新當選的村支部書記余杰表示,將不負大家重托,積極帶領村民發(fā)展致富。“即使我不駐村了,我相信光明村也會越來越好。因為村上有了堅強的黨支部。”魏婷昱自信地說。
“五一”假期,魏婷昱依然行走在光明村的大山里,她和村組干部商量荒坡的復墾改造問題,認真勘查董家坪的產業(yè)路線,協(xié)調聯(lián)系貧困戶飲水工程建設,與鄉(xiāng)親們一起過了個有意義的勞動節(jié)!
魏婷昱還把核桃種植專家請到現場,教村上的農民學習嫁接技術,改良品種,和他們一起學習勞動,發(fā)現問題現場解決。如今村上已經形成了以5400畝核桃、1300畝油牡丹、200多畝白芨為主的觀光農業(yè)園區(qū)。為了解決村民產品銷售的后顧之憂,她還大力發(fā)展加工業(yè)、旅游業(yè),組織公司和村民簽訂收購合同,有效激發(fā)了村民種植管護的積極性。
在改善基礎設施、推動產業(yè)發(fā)展的同時,魏婷昱還在激發(fā)群眾內生動力、解決精神貧困的問題上下功夫。通過健全完善村規(guī)民約,開展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和禁賭禁毒會,挖掘傳統(tǒng)文化和良好家風家訓,深入推進新民風建設,實施鄉(xiāng)村振興,引領文明風尚。
貧困戶陳庭秀的兒子在魏婷昱的耐心勸說和反復督促下,把父母從山上接下來一起過年,一起生活,積極承擔起贍養(yǎng)父母的責任。村組干部和廣大群眾在微信群里看到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吃年夜飯的照片和視頻后,紛紛點贊。
在與魏婷昱一起走訪貧困戶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她給小孩散發(fā)糖果。魏婷昱說,常備些糖果,既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也解決了自己經常錯過飯點、不能按時吃飯而帶來的低血糖問題。
在駐村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魏婷昱堅持吃住在村上,與村組干部共謀發(fā)展,與村民同生活、同勞動,與廣大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沒有安全住房的常遠興等5戶貧困戶一直是魏婷昱最牽掛的。她跑前忙后,爭取指標,申報材料,在集中安置點為他們建起了安全住房,今年即將入住。
“魏書記真是個干實事的人”,很多村民這樣評價她。現在,村民遇事都愿意找魏書記商量,找支部反映。干部有勁頭,群眾有盼頭,全村上下一股勁,齊心奔小康。魏婷昱說,只有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真心為大家服務,才能成為鄉(xiāng)親身邊“最親近的人”。
談到成績,魏婷昱說,走向光明,能為鄉(xiāng)親們辦點事兒,她感到特別高興。“只要我們用心用情用汗水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為民服務,勤政務實,迎難而上,把群眾訴求當工作目標,路走到,話說到,心盡到,理擺到,效果自然會到,群眾也會用最樸素的方式感謝我們辛苦的付出。”